校园欺凌
校园欺凌
各位老师、同学,早上好。今天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,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预防制止校园欺凌现象。
2017年2月28日,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朱某,伙同另外四名女被告人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,采取恶劣手段,无故殴打、辱骂两名女学生。期间,五名女被告人还脱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服予以羞辱,并用手机拍摄了羞辱、殴打视频,事后还在自己的微信群内小范围进行了传播;其中一名被害人,当天先后被殴打了三次。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,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,目前仍无法正常生活、学习。
什么是校园欺凌?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,多发生在中小学,通常反复发生,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。受到暴力侵害的同学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,并且容易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,长期难以平复。校园欺凌不仅指在校园内发生,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。总体来说,男生比女生更加暴力是不争的事实。但是,种种数据表明,女生也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“温柔”。在校园欺凌中,从不缺少女生的身影。
校园欺凌包括行为上、语言上和心理上的欺凌。
一、行为上的欺凌:主要是指以暴力手段对被侵害者的人身和财产进行侵害,它包括打架斗殴、敲诈勒索、抢劫等。
二、语言上的欺凌:主要是指通过语言对精神达到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,如起侮辱性外号、造谣污蔑等。
三、心理上的欺凌:主要是指通过语言、行为或其他方式对精神达到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。如恐吓、侮辱、歧视、排斥等。
其中,行为上的欺凌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最为普遍。
校园欺凌也是一种暴力行为。只要这种暴力行为后果达到一定的事实程度,触及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,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轻者,构成违反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的行为。
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,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。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,已满十六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。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、强奸、抢劫、贩卖毒品、防火、爆炸、投毒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初高中上学年龄大多都在12岁至19岁,绝大部分学生都处于可以负刑事责任的年龄,因此,勿任意妄为,遇事冷静处理,不可冲动行事。
校园欺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,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,如何杜绝校园欺凌,还孩子一个健康、安全、阳光的学习、成长环境,值得我们深思。预防校园欺凌需要社会各个部门、学校、家庭、学生等共同参与;
一、 学校要加强管理:
(一) 做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。
(二) 进一步重视尊重生命的教育,让孩子形成“珍惜自己,尊重他人”的健康心态。
(三) 加强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建设,对学生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。
(四) 严格学校日常安全管理。
(五) 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安保措施。
二、 家长要和孩子良好沟通:
(一) 和孩子成为朋友,和孩子良好沟通,使孩子在收到不公正待遇时,第一时间能够想到并寻求父母的帮助。
(二) 家长要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,以自身的行为告诉孩子,怎样与人相处。
三、 孩子要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:
(一) 在学校和同学友好相处,不参与校园欺凌;外出时不走小路,尽量结伴出行。
(二) 鱼人发生矛盾时,要宽容忍让,避免发生暴力冲突,更不要以暴制暴。
(三) 遇到难以化解的困难时,要积极和家长、朋友、老师交流、沟通,疏泄不良情绪。